作文网

导航
作文网

2022高考作文练习题:虽然内卷,也要活出滚烫人生_2000字

网络资源 2022-04-25 11:54:50
  1. 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      最近,“内卷”成为舆论场中的热词。该概念在年轻人中广为流传、屡次出圈,引发广泛网络讨论。“内卷”实际上形容的是“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”。有人认为年轻人就该在“内卷”中付出更多的努力,往高处走。有人认为人生的道路不该只有“内卷”一条,年轻人应开辟更多可以走、愿意走的道路,让人生更多姿多彩。

     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?请写一篇议论文,谈谈你的看法。

      要求:结合材料,选好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      【分析】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。写作之前,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。

      该段材料都围绕“内卷”这个热词,讲了年轻人对“内卷”的广泛讨论。首先材料给我们解释了内卷的含义,即“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”。面对这种竞争,不同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,“有人认为年轻人就该在‘内卷’中付出更多的努力,往高处走”,可见这些人认为“内卷”是可以促使人达到竞争和努力的目的的,从这个意义上来看,内卷是一种积极的方式,要在社会生存,就需要“内卷”;但也有人认为“人生的道路不该只有‘内卷’一条,年轻人应开辟更多可以走、愿意走的道路,让人生更多姿多彩”可见,内卷会让生活失去绚丽多彩,每个人都应该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
      再结合要求“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?请写一篇议论文,谈谈你的看法。”可知,我们这篇议论文不仅可以写对“内卷”的看法,也可以写对材料中两种不同观点的看法。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写作角度,确定立意,从而更好的写出主题。

      范文:虽然内卷,也要活出滚烫人生

      内卷化这个词最近频繁的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上,尤其是一篇《绩点为王: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》的文章更让大家对“内卷化”的探讨达到了高峰。在这篇文章中,“清北”的学生被描述成“极度竞争”“成功压倒成长”“同伴彼此PK”很疲惫的青年们,这不禁让更多的人唏嘘不已,清北的学生状态都以如此紧迫,普通人又要何去何从呢?我们暂且不去论证本文中描述的情况是否广泛存在在清北等高校中,其实在现实中大家也能普遍感觉到“压力”。然而我们感受到的“压力”,真的就是“内卷化”吗?在大家面对压力的时候,究竟是选择“坚守奋斗”还是选择“佛系生活”?我们该如何平衡生活的“松”与“紧”?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思辨问题。

      首先我们来看看“内卷化”这个词的来源和含义。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《农业内卷化——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》。根据吉尔茨的定义,“内卷化”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,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。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研究爪哇的水稻农业。在殖民地时代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哇,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原地不动,未曾发展,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,不能提高单位人均产值。目前互联网中一般用“内卷化”指代一种位置有限但竞争人数庞大,为得到位置,参与竞争者只能不断投入资源取得相比他人的相对优势,并且竞争者们为此投入的资源明显已经不合理的一种状态。如高中生面对的不断升级的高考竞争、职场青年的不断加班、大学生的绩点竞争,中年人比较学区房、生活圈、业绩竞争等等,这些现象都被盖上“内卷化”的印章。

      暂且不论这些现象用“内卷化”这个专业的名词形容是不是恰当,“不断的比较”这种现象还是在我们生活中切实存在的。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比较,甚至比较到让部分人产生“焦虑”的状态呢?从主观的角度来看,人们有对更好生活的期待无可厚非,正是这种内在需求让我们会自发的向上,自愿的投入精力和资源,这是积极的一方面。当然,“同辈压力”的现象让我们无法忽视身边人的行为,客观上也造成了我们的比较行为。

     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,部分人被比较所绑架,产生了焦虑和挫败感。因此处理好“松”与“紧”就成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。从个人的角度看,过度的“紧”不可取,但是“奋斗”的精神必须是人生的主旋律。奋斗精神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,是人类不断攀登高峰的不二法门。然而我们需要的奋斗不是简单的重复,也不是无谓的细化,更不是和同学同事搞“时间竞争”。被提倡的奋斗是肯下苦功钻研基本功,能花心思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搞创新。“奋斗”的目标为未必是物质的奖励,平凡的生活一样需要奋斗的状态,其实奋斗本身就是需要伴随一生的功课。

      “紧”不代表丧失所有的生活和娱乐,更不代表盲目的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,适度的“松”必不可少,我们不能被奋斗和成绩捆绑。另外,就像企业战略中的蓝海经营战略一样,我们的在进行人生选择时,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“蓝海”。当符合大多数人的发展路径、能够评判大多数人的标尺未必适合自己时,我们也许不需要“紧紧”的削足适履,我们可以放眼适合自己的领域。俞敏洪倘若执拗的在北大教师的岗位上消耗自己的青春,中国的教育经济圈就失去了一个传奇的创业者。一个人的人生只有“紧”没有“松”是无法持久的,终究会有身心疲惫的时刻;只有“松”没有“紧”,不成熟乃至消极心态面对生活,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,反而会因为消极的状态让自己陷入低效导致焦虑,焦虑导致低效的恶性循环之中,只有适合自己的“松紧适度”的生活才是长久之道。

     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60天的时间,很多同学都面临择校,面临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审视,也同样需要对未来所剩不多的日子进行规划。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把自己学习安排的“紧”一点,心理上“松”一点,达到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平衡。“虽然辛苦,但是我依然选择滚烫的人生。”


中小学写作指导、写作素材、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

尽在“作文网”微信公众号


1567410615832017.jpg


首页 导航